您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新聞 >> 文章閱讀
1月12日上午9:00,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石家莊市長安區第十屆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在雄壯的國歌聲中隆重開幕。
本次會議應出席委員295名,實際出席委員260名,符合規定人數。
會議由區政協副主席劉震州主持。應邀出席大會的有:區委、區人大常委會、區政府領導,區人武部、區法院、區檢察院主要領導和其他區級領導。
受政協石家莊市長安區第十屆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委托,區政協主席張瑞軍向大會作政協石家莊市長安區第十屆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報告指出,2022年,區政協在中共長安區委的堅強領導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黨中央《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市縣政協工作的意見》《中國共產黨政治協商工作條例》,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市委、區委決策部署,堅持團結、民主兩大主題,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堅持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務實進取、篤行實干,為建設經濟強區、美麗長安貢獻出政協智慧和力量。
報告強調,2022年,區政協把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引導委員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忠誠捍衛“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建立和完善黨員委員聯系界別群眾工作制度,構建凝聚共識工作新格局。圍繞全區中心任務和區委部署,以“五位一體”委員活動推進機制為抓手,在重點產業項目建設、優化營商環境、村居環境整治等重點工作中主動作為、深度助力;組織開展分行業、跨委組的“企業家發展論壇”,研究破解發展瓶頸的辦法和舉措,服務全區發展大局中的作用更加凸顯。將群眾關心關切的民生事項作為重點提案,與承辦部門“一案一議”,辦理成果得到切實轉化;在急難險重中勇挑重擔,面對疫情硬仗擔當作為,人民政協為人民的初心使命更加堅定。制定關于強化委員責任擔當的工作意見和促進凝聚共識工作的意見,強化委員擔當;撰寫《火紅年代奮進歌—長安工業印記》史料書籍,“存史、資政、團結、育人”功能充分發揮;創建“書香政協、有為政協、民生政協、活力政協”,加強政協文化建設、履職能力建設、服務能力建設,新時代政協工作更加富有活力。
報告強調: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做好政協工作意義重大、責任重大。區政協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全面落實省、市、區委全會和經濟工作會議部署,在中共長安區委的堅強領導下,圍繞實力長安、創新長安、興業長安、美麗長安、文化長安、幸福長安、平安長安建設,聚焦經濟總量過千億任務目標,進一步深化“四個政協”建設,更好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持續提升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水平,團結和引領廣大政協委員在“躍升之年、展示之年”獻良策、助發展、做貢獻,為加快建設經濟強區、美麗長安,在全市率先實現中國式現代化不懈努力,以優異成績展現新時代人民政協新形象新作為!
報告指出,2023年,要堅持高舉旗幟,加強政協黨的建設上取得新成效。把黨的二十大精神貫徹到政協履能、開展工作的全過程和各方面;把黨建工作融入調研視察、協商議政、凝聚共識等各方面,確保政協工作始終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堅持圍繞中心,在服務高質量發展中彰顯新作為。全面貫徹落實區委十屆三次全會和經濟工作會議決策部署,找準調研協商的切入點、結合點、著力點;探索以委員行業為依托的“委員工作室”建設,將委員聚集到產業鏈上,為產業項目聚力賦能。堅持雙向發力,在廣泛凝聚共識上邁出新步伐。深化加強委員聯系的各項工作機制,推動委員聯系界別群眾融入日常;堅持協商民主,把社會各界的思想行動統一到區委中心工作上來。堅持協商為民,在發展基層協商民主上開拓新局面。圍繞民生工作的重點難點和群眾反映較多的熱點問題,廣泛搭建協商平臺,尋求“破題”良策。探索在街鎮建立“委員聯絡室”,暢通政協協商與基層協商有效銜接的“最后一公里”。堅持守正創新,在加強自身建設上取得新突破。不斷深化“四個政協”建設,為委員履職搭好平臺、建好陣地。建立健全委員常態化學習制度,全面提升委員“四種能力”。
受政協石家莊市長安區第十屆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委托,區政協副主席張貴賓向大會作政協石家莊市長安區第十屆委員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十屆二次會議以來提案工作情況的報告。
報告號召,要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中共長安區委的堅強領導下,踔厲奮發、勇毅前行,以新時代奮斗者的姿態和干勁,用心用情用力譜寫好新時代政協事業新篇章!為加快建設經濟強區、美麗長安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會議期間,來自全區各界的區政協委員,將認真協商討論和審議各項報告,圍繞推進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積極建言獻策、廣泛凝聚共識,為加快建設經濟強區、美麗長安貢獻智慧和力量!